所在位置:首頁 » 智慧黨建 » 黨風廉政
“2017紀律教育月活動”之一 參觀中山紀念堂
時間:2017-08-15 來源:未知 作者:gdsjljjs 點擊:
次
8月15日黨支部組織公司員工到中山紀念堂參觀學習,憶中華國父,宣愛國主義,學習“國父”天下為公的無私精神。 支部書記黃偉中同志作了簡短講話和要求。
“2017紀律教育月活動”之一
參觀中山紀念堂
參觀中山紀念堂
一、參觀主題
憶中華國父,宣愛國主義 。開展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、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,以“講政治、強黨性、嚴紀律、守規(guī)矩”為主題,緊緊圍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、推進“兩學一做”學習教育常態(tài)化制度化。
二、孫中山人物生平
孫中山(1866年—1925年),名文,字載之,號日新,又號逸仙,化名中山樵。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,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,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,三民主義的倡導者,創(chuàng)立《五權(quán)憲法》。他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,“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”。孫中山生于廣東省香山縣(今中山市)翠亨村。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。辛亥革命后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(tǒng)。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,根據(jù)其生前遺愿,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。1940年,國民政府通令全國,尊稱其為“中華民國國父”。孫中山著有《建國方略》、《建國大綱》、《三民主義》等。孫中山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,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,也為政治和后繼者建立了堅固而珍貴的遺產(chǎn)。
三、參觀內(nèi)容
開展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、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,學習“國父”天下為公的無私精神。歷史是一面鏡子,記載著社會發(fā)展的軌跡,蘊涵著得失成敗的經(jīng)驗教訓。我們不能忘切革命前輩的艱辛歷程,孫中山先生等革命先烈艱苦奮斗、浴血奮戰(zhàn)的獻身精神。老一輩愛國情懷和頑強拼搏精神,鼓舞著我們迎接當前面臨的各種挑戰(zhàn)!
四、參觀效果
讓我們在今次參觀中山紀念堂活動之后,學會自強,自立,自信,自律,加強學習,樹立正確的人生觀、價值觀。為實現(xiàn)人生價值儲備知識,儲備能量,用我們的智慧和雙手為公司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。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,圍繞學習教育主題,對照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的開展,切實把紀律教育學習與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相結(jié)合,與全面落實集團第三次黨代會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相結(jié)合,與解決本公司實際問題相結(jié)合,并能夠?qū)W習的成果體現(xiàn)到日常工作的科學決策上,轉(zhuǎn)化為解決問題、推動工作的實際行動。